青春归巢 社会实践育才兴乡
2023年以来,团区委深耕“返家乡”社会实践品牌,累计吸引近千人次大学生踊跃报名,通过严格选拔,择优录用200余名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政务实习。学子们深入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在文明创建、政策宣讲、民生服务一线锤炼本领。因组织高效、成果突出,禹会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连续两年获团中央通报表扬,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荣获殊荣的基层团委。
品牌升级 “禹小青”浇灌乡村教育之花
聚焦乡村教育痛点,团区委联合蚌埠工商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打造“禹小青”公益助学团队,以“高校+政府+乡村”三方联动破解师资短缺难题。一是精准化选拔,通过“报名-试教-考核”三级机制,选拔专业志愿者成立助学团队,建立“老带新”传承模式保障服务延续性;二是开设多元化课程,创新“课堂+课外”双轨体系,开设英语、编程、非遗竹编等12类素质课程,组织小学生走进高校、探访禹会村遗址公园,在实践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与乡土文化;三是深层化赋能,构建“暖心陪伴、助学筑梦、立志成才、担当有为”四大帮扶体系,累计开展服务超100场,覆盖1000余名乡村学生,志愿服务时长突破1000小时。“禹小青”公益助学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并斩获第七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被安徽省共青团官网、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双向赋能 青春力量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青年成长“练兵场”,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政务实习者超80%表示“基层经历重塑了他们的职业规划”,公益助学者在实践中也提升了教学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乡村振兴“新引擎”,“禹小青”为乡村教育注入优质资源,受助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多所小学实现素质课程“零突破”,返家乡学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惠及居民3000余人。
筑梦沃野,青春致远,从“返家乡”社会实践到“禹小青”公益助学,共青团禹会区委员会以组织化动员、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发展,构建起“引凤还巢—下沉服务—长效赋能”的青春建功闭环。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扬帆计划”,拓展科技助农、文旅策划等新领域,让青年智慧在乡村沃土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书写更澎湃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