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少先队“源头活水”。强化少先队组织基础,规范学校少工委建设,全县126所中小学校建队率100%,全面实施“分批入队”。开展“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志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少先队员光荣感。2025年开展主题队日活动40余场次,覆盖队员2万余人次。将分批入队工作与“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充分结合,健全少先队仪式教育体系,将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日常。利用红色教育阵地常态化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纪念活动、仪式教育和少先队活动课,普遍开展入队、队会、离队、颁章仪式等,围绕“3·5”“12·5”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争做文明小先锋”“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主题队会、少先队活动课100余场。
二是抓实中学共青团“关键枢纽”。在33所中学学校建立中学团校,覆盖率100%。规范课程体系,将党的创新理论、团史团情、形势政策作为必修内容。探索实施积分入团、评议入团等制度,提升团员发展质量。严格团员发展标准与程序,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入口关”。已满14周岁未满15周岁入团的少先队员,必须经过推优入团,2025年582名少先队员推优入团,推优入团率100%。深化“三会两制一课”,强化团员意识教育。2025年完成新发展学校领域团员1051名。
三是畅通“推优入党”桥梁纽带。按照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通知》,明确推优对象及条件、规范了推优程序,落实推优入党各项工作。强化对优秀团员青年的跟踪培养,从市县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班中,选拔培养优秀学员骨干、青年岗位能手、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等60余名。2024年至今,经团组织规范“推优”加入党组织的优秀青年4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