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数实融合振兴乡村,考察”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经济激活模板,了解帮扶单位注资注智共建乡村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效,7月9日,县委人才工作局、团县委联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电商文旅非常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郭府村开展“数实融贯 智润乡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数实相融兴产业
数字实体相携手,产业发展添动能
团队首先前往了位于郭府村的明侯故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同学们亲眼见证当地土鸡通过“传统吊烤+现代速冻锁鲜技术”制成“脆皮鸡”,借助抖音直播销往全国。公司打造“军人返乡企业家”IP的创新营销模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工具是突破地域限制、赋能特色农产品的关键。
在明侯故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队员们通过负责人的介绍了解到作为“糖葫芦之乡”的郭府村依托原料优势,创新推出10种新口味糖葫芦并计划进军全国商超。同时,“老味新做”传统零食消化本地粮食产能,形成“田间直供车间、村民变工人”闭环。这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融入生产与模式创新是激活传统产业的核心动力。
教旅共进绘新景
教育惠民结硕果,文旅新村展新貌
郭府小学的蜕变是“和美乡村”建设最直观的注脚。 当实践团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运动跑道、绿茵足球场,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的身影充满了活力。与昔日的陈旧相比,如今的学校焕然一新。更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消防安全演练到乡村振兴主题研学,学校积极落实“五育并举”,显著提升了乡村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这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优质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硬件升级与内涵发展并重,才能真正托起乡村的未来希望,也深切感受到基层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带来的积极意义。
座谈书记知成效
书记细言发展绩,和美乡村万象荣
在专访驻村青年干部时,一段关于传统扫帚产业“逆袭”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同学们:面对昔日滞销困境,青年干部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在帮扶单位支持下硬是闯开全国销路,将不起眼的扫帚做成了年产值超1000万元、惠及16家工厂的支柱产业。负责人讲述中基层干部展现的化“不可能”为“可能”的魄力以及那份扎根乡土、笃行实干的赤诚,令在场学子深受震撼。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基层干部推动乡村巨变的精神内核。
下一步,团县委将持续为青年学子搭建实践平台,为五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才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