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龙子湖更有为。今年以来,团龙子湖区委认真落实团市委和区委关于青年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多措并举招才引智,多向发力精准服务,多方探索品牌赋能,为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区域人才生态贡献青春力量。
多维搭台,奏响青年人才“集结曲”
优质平台是吸引青年人才的关键,团区委精心组织多元活动,为青年人才与龙子湖搭建深度联结的桥梁。在实践育人领域,选聘42名在校大学生兼任为期一年的基层团组织副书记,为龙子湖区基层团建注入青春智慧。“扬帆计划”政企实习成为“主阵地”,暑假期间招募31名青年学子深入政企一线,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在实习总结交流会上,为27名表现突出的学子授予“优秀实习生”称号。此外,积极对接高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接洽来自上海对外财贸大学在内16支高校青年人才团队,让青年在龙子湖区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中实现自我价值。
校地合作为人才工作注入“新活力”。团区委主动打破校地壁垒,先后与蚌埠学院团委、安财金融学院团委签署校地共建协议,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展非遗研学、少先队实践营、反诈宣传、普法讲座等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人才成长路径,更推动校地人才协同培养迈上新台阶。同时,联合安科技动物科学学院团委打造“龙小雷”支教基地,为青年学子搭建了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实践育人”与“服务民生”的双向奔赴。

精准服务,打造人才留育“暖心港”
“安身”方能“安心”,团区委聚焦青年人才急难愁盼,从就业、交友、生活等多维度发力,用精细化服务筑牢人才留龙“基石”。在助力青年就业创业上,精准对接企业与人才需求,联合辖区单位策划举办“春暖助团圆 春风促就业”“龙聚英才”等主题招聘会4场,组织多家优质企业提供岗位800余个,服务求职青年1000余人次。其中,“龙聚英才”招聘会创新采用“公园+招聘+直播”模式,吸引2.7万人次在线围观,打破时空限制提升人才对接效率,赢得企业与求职者的一致好评。
在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方面,团区委着力营造“暖心留才”环境,聚焦青年社交需求,联合高校、医院、银行、部队等单位开展“趣缘相投 谊起同行”“遇见印象·遇见你”等校地院企青年人才交友活动3场,吸引超200余人次青年人才参与,不仅打破了行业壁垒,更探索出校地院企合作的新模式,为单身青年拓宽社交圈、增进情感联结提供了优质契机。此外,联合辖区单位常态化举办企业家龙湖读书会、青联企业家人才沙龙活动,搭建政企交流平台,让青年企业家在思想碰撞中启迪智慧,在深度互动中凝聚发展共识。

品牌赋能,激活区域发展“新引擎”
品牌是人才工作的“金名片”,团区委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人才工作品牌,为区域发展聚势赋能。在常态化引才方面,持续擦亮“才聚龙子湖 青春向未来”活动品牌,成功举办暑期青年人才行、青年人才交流营、青年产业观察团等多场特色活动,吸引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省内外青年学子走进龙子湖,近距离感受区域产业活力与发展潜力。推报的大学生观察团成果在市级比赛中斩获二等奖、三等奖,团龙子湖区委获评“优秀组织奖”,活动影响力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区委积极拓展跨区域合作新路径,成功落地我区首个甬蚌团建合作项目——“青联希望小屋·筑梦空间”,项目争取宁波市专项资金1.5万元,联合团宁海县委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和情感联结,在海亮社区打造青年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阵地,为青年人才提供多元化服务,推动甬蚌人才交流合作走深走实。聚焦大学城少数民族青年人才群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万元,打造“籽籽同心 团团同行”青年友好互嵌式阵地,通过实践锻炼、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逐步绘就“龙子湖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龙子湖更有为”的青春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