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怀远县

【三下乡32】怀远县单采血浆站“扬帆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1 17:28 来源:蚌埠共青团 作者:蚌埠共青团 点击数: 字体:【  

  初到怀远县血浆站,山间薄雾像蒙在心上。面对 “血浆” 这关乎生命的词,大家既觉得神圣,又有些懵懂。带着这份生涩的敬畏,团队开始了这段难忘的志愿者旅程。告别时再回头看,起初的迷茫已经散去,心里装满了扎实的知识、笃定的从容,还有温暖和责任带来的沉甸甸收获。

        叩开生命之门:知识的基石        

一切从张站长的讲座开始。他把血浆的奥秘、捐献流程、科学应用讲得深入浅出,那些医学名词不再冰冷,成了有温度的生命密码。团队围坐着听,张站长用朴实的话把复杂知识拆开讲明白。这些科普课,给团队后来的行动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之后在宣传台前,面对乡亲们的询问,大家凭着从讲座里学来的底气,能清楚、自信地传递知识,把专业术语变成乡亲们听得懂的关心和安心。这份知识,是志愿服务的 “根”。

        步履不停:足迹丈量责任        

 

在怀远县科技馆,大家沉浸在科技的声光影像中,感受时代脉搏,也琢磨着怎么让科学和公益更好结合。走到龙亢新四军旧址,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参与搬运时,大家小心传递封装好的血浆箱,那一刻手里的重量不只是物理承载,更是生命的托付。这份责任感,在一次次搬运、传递中越来越强。在山路上,团队和伙伴们一起捡垃圾,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汗湿透了衣服,心里却多了归属感和担当。

        传递微光:爱与关怀的具象化行动        

志愿服务的核心是人。团队不光传播知识,更传递温暖。这份温暖,有时是手里沉甸甸的血浆,有时是炎炎夏日里给老人递上的冰棒,冰棒消了暑气,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走进敬老院那天,这份关怀落得更实。团队拿起扫帚、抹布,仔细给老人们打扫房间,擦净桌椅窗台。飞扬的灰尘里,扫帚扫出的不只是干净地面,更是团队想让老人们生活舒适的心意。更难忘厨房里的忙碌 —— 大家亲手给老人们做 “爱心饭”。洗菜、切菜、做饭,锅碗瓢盆叮当响,饭菜香味飘起来,这是团队用最家常的方式表达心意。看着老人们吃饭时满足的笑容,听着他们朴实的感谢,“尊老敬老” 不再是口号,变成了指尖劳动的温度,是饭菜热气里的真情。这样朴素的付出让团队明白,公益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关怀里。

        星光下的交响:凝聚与绽放        

白天的活动是严谨和奉献,夜晚就成了团队凝聚、青春绽放的时刻。那场烧烤晚会很难忘,筹备过程就像一场欢乐的合奏。团队吹起五彩气球,看着它们一个个鼓起来,就像大家心里越来越满的热情和期待。挂彩灯、备食材、排节目…… 简单的场地在大家手里变得温馨起来。篝火燃起时,伙伴们的歌声在山谷里回荡,舞步踏青春节拍,小品的笑声传过夜色。亲手准备的气球在星光下摇晃,照着每张真诚的笑脸。在协作和欢笑中,团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成了一起编织温暖和归属的大家庭。那一刻,血浆站这片小天地里,汇聚起最有力的生命暖流和最纯粹的共鸣。

        告别与启程:满载星辉再出发        

旅程结束,回望怀远血浆站,山风已经吹散初时的迷茫。团队清楚看到了成长:

1)知识武装:从懵懂到能自信科普,张站长、毛老师的讲座和科普实践照亮了认知。

2)责任淬炼:从搬运血浆箱的谨慎到巡山护绿的坚持,每次行动都让肩头更有分量。

3)温暖传递:从送冰棒、敬老院打扫到做飘香饭菜,学会了用心感知和传递质朴关怀。

4)团队熔铸:从捡垃圾协作到备晚会气球的默契,深深明白“团队” 的力量远大于个人。

血浆袋里流着生命延续的希望,山路上的足迹刻着守护家园的承诺,科技馆和旧址的见闻拓宽了视野,敬老院的劳动和饭菜香沉淀下尊老爱老的真心,晚会的星光和气球定格了奉献带来的纯粹喜悦和联结。

怀远之行,给团队的不只是一段经历,更是一场关于生命、责任、知识和人间大爱的深刻教育。大家确信,每一点微小的付出 —— 讲解知识、捡垃圾、传血浆、打扫房间、做饭、吹气球,都像投进湖心的石子,总会激起回响;每一次真诚参与,都是心灵的成长。怀远的山记住了团队的足迹,这段旅程带来的从容、力量和对人间温情的相信,会像星光一样,照亮团队未来的路。

  带着被知识充实、被温暖包裹、被责任锤炼的心,团队踏上归途,也开始了下一段奉献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