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团怀远县委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怀远站暑期实践支队座谈会在团县委会议室举行。团县委书记王越庐、团县委工作人员李佩瑶与实践支队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围绕“青年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深入交流,为实践工作锚定方向、凝聚合力。
座谈会上,王越庐书记首先向清华学子们明确了本次实践的核心使命。他强调,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要求全体实践成员时刻绷紧安全之弦,确保各项任务在科学规范的轨道上有序推进。王越庐书记表示:“清华大学与我县共建的乡村振兴工作站,是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重要平台。我们期待青年学子将专业所长与蓬勃朝气融入怀远实践,让‘清华智慧’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
结合实践队员的专业背景与前期方案,王越庐书记对未来六天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细致规划:
针对学术组,他提出要深度参与农业农村部“村庄整治与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课题,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访谈、影像采集等方式,系统掌握村民居住环境、公共服务满意度及乡村风貌现状;同时依托我县深厚文化底蕴与教育资源,为全县15万中小学生设计综合素质提升方案,并以省级非遗“屾河醋酿造技艺”为核心,规划融合地方特色与农耕文明的研学路线,让学术成果真正服务民生需求。
龙亢镇稻田远景
针对设计组承担的“怀远城市印象礼盒”项目,王越庐书记指出,这不仅是展现怀远魅力的文化载体,更是我县文旅推介与品牌升级的战略抓手。“荆涂二山承载的大禹精神、淮河千年润泽的人文底蕴,都是最珍贵的设计源泉。要通过高品位设计,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可品鉴、可收藏、可传播的‘怀远印象’,让礼盒成为对外宣传的‘精致名片’、招商引资的‘特色伴手礼’,更成为激发群众文化自信的‘情感纽带’”。
对于宣传组,王越庐书记要求以“全方位、立体化”为目标,讲好怀远故事、展现实践成果。一方面要制作高质量综合宣传片,深度挖掘非遗传承、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要以纪实视频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策划系列推文,及时传递实践动态、展示阶段成效,让更多人了解怀远的振兴实践。
座谈会最后,王越庐书记特别表达了对实践队员生活与工作条件的深切关怀。他说道,县委县政府及团县委将全力构筑坚实的后勤保障网,确保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
龙亢镇涡河远景
团县委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搭建青年服务基层的桥梁,让青春力量在怀远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