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质生产力持续渗透至农业领域,数字技术正逐步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怀远县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农业产区,积极布局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在政策引导和产业集聚下,逐渐形成以科技赋能、融合创新为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安徽财经大学“智绘青禾”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数字农业落地路径”与“设施农业转型机制”展开实地调研,探寻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农业生产链条,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7月7日,在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团队重点考察了智慧温室系统、智能传感设备、自动化流水线及物联网产销模式的应用情况。
在天兆石榴基地,团队实地观察了5G+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虫情监测、土壤温湿度监测等技术手段对石榴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
下午,前往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了本地农技人员与基层农户的数字化适应能力与需求痛点,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数字农业普及面临的阻力与破解机制。
7月8日,队伍深入龙亢农场与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中心,零距离接触智能温控大棚、AI识别系统、农情采集平台等“未来农场”核心模块。走进科技园试验田,成员们首次观察数字孪生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感受“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技术跃迁。
在耕龙种植专业合作社,团队深入分析了营养液膜无土栽培、立体植物栽培等设施结构设计,系统研究无土栽培设施系统运作模式,系统梳理自动化设施与数字系统在农业全链条中的整合方式,借助农产品加工车间与冷链设备,直观感受到了“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数字效率革命。
7月9日,队伍在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会,汇报调研成果,围绕政策协同、产业平台搭建、农技培训机制等方面展开研讨,进一步提升调研成果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安徽财经大学“智绘青禾”社会实践团队此次在怀远县调研发现,当地数字农业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对该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路径形成系统性认知,并将运用专业数据分析方法形成更科学的调研结论,为地方政府优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