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青语青言】在皖东北擎起革命武装大旗——纪念曹化东烈士

发布时间:2025-09-30 16:05 来源:蚌埠共青团 作者:蚌埠共青团 点击数: 字体:【  

致敬峥嵘岁月,听见一座城的英雄血脉

八十载风雨沧桑,未曾湮没历史的回响

一城热血奔流,至今激荡不忘的初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青语青言》以青春之声,发时代新声,蚌埠青年推出 红色蚌埠音频微宣讲系列,带您穿越时空,聆听属于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与英雄史诗。

 

 

用声音传递历史,用故事点亮初心,大家好!欢迎收听《青语青言》音频微宣讲栏目之红色蚌埠故事系列。我是宣讲员蔡博睿。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五河县那片英雄的土地,追溯曹化东烈士从热血青年到革命县长的壮烈人生,聆听他用信仰与生命守护家乡、践行誓言的动人故事。

 

五河县城关镇的顺河街,曾一度改名为化东街,以纪念1946年在天井湖畔英勇牺牲的五河县副县长曹化东烈士。

 

曹化东1908年出生于安徽泗县。1926年考入位于宿县的省立第四农业中学。受该校中共秘密党员和进步学生的影响,曹化东开始接触到《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受到马列主义的熏陶,从而引发了他的思考,扩大了他的视野。他笃信共产主义,坚信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在王亚箴等学生党员的培养下,曹化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姿态,投身于探求中国革命之路的伟大实践中。

 

为了声援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曹化东和同学们用标语、漫画等形式,积极传播北伐军取得节节胜利的喜讯,可这,却引起保守派的攻击。对此,曹化东等骨干分子发起罢课学潮,发动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学潮越闹越大,校方如坐针毡。校长夜间出走,训育主任溜出校门,事务长退回了克扣的学费。这次学潮,扩大了革命的影响,锻炼和提高了曹化东的组织领导能力。他还注意发展表现优异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因曹化东系学潮中的中坚分子,遭到校方嫉恨,终被与校方勾结的地方当局通缉。奉党组织的指示,曹化东转移到乡村以教书为掩护,组织读书会长工会等组织,对学生、青年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同时,他暗中筹集枪支弹药,积极组织农民武装,为武装暴动进行准备。

 

1930年前后,天井湖上游石梁河两岸的党组织属中共泗县县委领导。7月,奉中共徐海蚌特委的指示,泗县县委决定在五河与泗县比邻地区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暴动,曹化东是这场农民暴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727日,参加暴动的120余人开始集中。次日,击退国民党泗县当局的偷袭。30日,几路农民暴动队伍200余人汇集,在天井湖北岸的朱圩村召开动员大会,布置武装暴动,明确组织领导,何凤池和丁超伍、魏正斌为正副司令,曹化东和王子玉、张小鲁、王亚箴等为骨干,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于天井湖畔。他们俘县团练局长以下30余人、缴获长短枪25支,攻打霸王城,缴获25支枪。暴动的喜讯震动了石梁河两岸,受到鼓舞的青年纷纷汇入到暴动队伍中。队伍很快发展到500余人,长短枪200余支。暴动的消息使反动当局惊恐万分,他们急忙撤换县长,又纠集重兵合围起义队伍。经一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过大,加之天黑路滑、迷失方向,暴动队伍被打散,多人牺牲,128人被俘,曹化东在混乱中机警逃出。

 

这场蚌埠历史上党组织领导的首次革命斗争虽然失败,但点燃了蚌埠人民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播下了蚌埠人民推翻反动统治的希望之种。曹化东在一首诗中写道:勇者不自悲,窘困且莫哀。饥寒冶韧性,风霜成高才。雷鸣春将至,工农必登台。赤血染大旗,建立苏维埃。表达了对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胜信念。

 

抗战爆发后,曹化东返回石梁河畔,协助王亚箴恢复和建立地方党组织,1938年任界沟支部副书记。他还先后以双庙、武桥、五区等乡长、区长的身份,奔波于五河和泗县的城乡之间,广泛发动群众投身于抗日斗争。1941年,泗五灵凤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曹化东出任司法科长。他秉公断案,执法如山,使根据地人民第一次享受到司法的公平与公正,受到群众的爱戴。

 

1943年,曹化东任副县长兼司法科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他纺过纱、织过布,组织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竞赛,为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58月,五河回到人民的怀抱,泗五灵凤县改为五河县,曹化东仍任副县长,他以主人翁的姿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建设人民家园的进程中。

 

19467月,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全面内战,淮北解放区顿时形势危急。奉中共淮北区委七地委的指示,曹化东率部分县区干部和县大队警卫连依依不舍地撤离五河,东移洪泽湖畔。但他无法割舍对五河百姓的牵挂,主动请求返回五河坚持敌后武装斗争。在敌军的疯狂扫荡面前,曹化东率游击武装化整为零,紧紧依靠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血肉关系,灵活机动地游击于村庄、田野间,采取避强打弱的办法,神出鬼没地突袭小股敌人、保卫人民果实。11月的一天,他率部分武装转战于天井湖东岸,夜宿于魏营(今属江苏省泗洪县),次日凌晨被敌军包围。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曹化东沉着冷静,指挥一部组织突围,他带领一部进行顽强阻击。激战中,曹化东的脚被子弹击中,无法行走。敌军见状,慢慢向曹化东包围过来。曹化东临危不惧,把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郑重地托付给战友,孤身与敌军进行最后的战斗,以掩护战友转移,直至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8岁。

 

曹化东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的精神至今仍在天井湖畔回响。

 

感谢收听本期《青语青言》,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