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青春如歌。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淮畔筑梦"调研团的青年学子们踏上皖北大地,在蚌埠这片热土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寻访"之旅。从非遗文化传承到红色基因赓续,从现代产业探访到基层实践服务,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以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匠心传承:在非遗体验中对话千年文脉
在禾泉小镇的古朴院落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调研团的青年学子们手持木槌,将翠绿的叶片细细拓印在素白棉布上。锤起锤落间,植物的脉络渐渐清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年轻的手中延续。"每一锤下去,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团队成员王若冰轻轻抚摸着完成的作品说道。
2025年7月7日
队员们在蚌埠市禾泉小镇体验植物拓印
初心溯源:在红色教育中铸牢信仰之基
禾泉小镇红色党史教育馆内,历史的画卷在青年学子面前徐徐展开。泛黄的照片里坚定的目光,斑驳的文物上岁月的痕迹,无声讲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青年血脉,化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队员们在龙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创新赋能:触摸产业发展的时代脉搏
童仁产业园内,无人机编队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低空经济的新图景令学子们叹为观止。在大疆公司的深度交流中,科技创新的种子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原来无人机在农业、消防等领域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这让我们对专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特步智能工厂里,机械臂精准舞动,智能制造的神奇魅力让专业学习有了更生动的注脚。
2025年7月8日,队员们去到了童仁产业园,了解了低空经济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并与公司人员进行交流访谈。
知行合一:在基层实践中淬炼青春本色
华信禽业的鹅苗分拣车间里,青年学子们俯身劳作,体会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朴素真理。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更需要耐心和细心。"
2025年7月9日,团队去到了华信禽业,开展基层养殖劳动活动,进行分拣鹅苗工作
龙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他们化身"小老师",为托管班的孩子们讲授暑期安全知识,辅导暑假作业。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成为这个夏天最温暖的记忆。吾悦广场的"夏日送清凉"活动中,队员们将消暑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中,用微光汇聚成爱的星河。
2025年7月9日,团队去到了龙子湖区建新社区建设,参观了社区建设,并给托管班小孩讲了暑假安全的相关课程,辅导小孩们写作业。
文明寻根:在历史长河中感悟文化传承
双墩遗址的陶器纹饰,诉说着七千年前的文明密码;蚌埠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勾勒出淮河文化的壮阔画卷。青年学子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触摸着文化传承的脉络。
2025年7月10日,团队去到了蚌埠市博物馆进行参观
从非遗工坊到红色展馆,从现代化厂房到社区课堂,五天的实践旅程中,化工与爆破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用双眼观察时代变迁,用双手感受发展脉搏,用心灵体悟责任担当。他们在皖北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青春答案——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发展,用实干担当书写青春华章。这场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必将成为学子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