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红途筑梦”实践团队于7月6日至8日走进蚌埠市怀远县榴城镇,开展“挖掘红色资源,规划红色路线”主题调研。
01
建筑镌刻红色史诗
7月6日,团队首站探访怀远县博物馆。馆内的楚地郢国金钣、远古兽面纹玉饰等文物串联起历史脉络,让革命岁月的痕迹可触可感。
馆外的怀远教会建筑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是含美中学所在地,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该校进步师生积极响应,带动当地工农商各界参与,成为怀远地区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阵地,见证了青年学子的赤子之心与革命担当。
7月7日,团队前往怀远县文化馆,小朋友们的红色画作以稚嫩笔触呼应信仰,让红色故事在童心扎根。
02
人物彰显红色初心
7月7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何巷村史陈列馆,在这片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聚集地探寻真实革命人物的红色故事。陈列馆中马文波将军的文件、军装等遗物,生动展现了这位开国将军投身革命、抗战立功、为国尽责的一生。
7月8日下午,队员们走进榴城镇沙沟村,入户探访老兵。朴实话语中,既有“当兵让做事更有底气”的坚定,也有“你们要为国家做贡献”的殷切嘱托。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华丽辞藻,却让“英雄”二字有了最实在的模样——不是传奇,是把滚烫的初心,活成了一辈子的坚守。
03
农耕承载红色担当
7月8日,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探访耕龙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到当地现代化种植技术与“兴业强村、联农带户”共富模式,正是新农人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先辈实干精神的体现。团队希望借专业知识,挖掘农耕中的红色故事,为农产品宣传注入红色内涵,助力打造红色文旅IP,让乡村特色与红色精神共展风采。
红色研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始终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引导青年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
本次实践中,“红途筑梦”团队学生主动作为,依托专业深耕实践,锚定打造兼具历史厚度与教育感染力的红色研学路线,串联红色资源,践行“以研促学、以学促行”的红色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