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跑道,
一支画笔,
一曲合唱,
孩子们的夏天被一遍遍写在这里。
十二天只是起点,
那句“谢谢老师”,
会变成他们走得更远时,
心里最亮的光。
七月启程,走进双忠庙
七月初,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蚌埠市五河县双忠庙中心小学,开展“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这场陪伴从一声声问候开始,队员们走进教室和操场,也走进了孩子们的日常。
为了更好陪伴这群孩子,队员们在出发前就准备了详细的课程和活动安排,希望把每一节课都用到实处。从第一天起,陌生慢慢被笑声取代,操场和教室都成了这个夏天最热闹的地方。
课程多样,笑声与汗水交织
01
在这十二天里,学校变成了暑期最热闹的地方。体育课堂上,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课程轮流展开,队员们手把手示范、带着孩子们练习。跑动的身影、回荡的加油声,把夏天的炎热变成了动力。
02
除了体育,夏令营还安排了舞蹈、音乐和美术课程。舞蹈教室里,孩子们的动作虽然稚嫩,却跳得认真又纯粹;美术课上,孩子们在纸张上画下水母,在团扇上画下西瓜,把盛夏留在纸面上。
03
每天下午的安全教育讲座同样是重要一课。队员们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用视频、故事和互动讲解了常见的安全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保护他们茁壮成长。
交流与回望,句点亦是远方
除了课堂,夏令营还有很多特别的瞬间。当地非遗“钱杆舞”走进校园,传承人王翠玲、张翠兰带着孩子们一起举杆起舞,队员们也加入其中。铜钱叮当作响,笑声也跟着节奏跳动。
一场趣味运动会,把课堂外的操场变得更热闹。一圈到底、两人三足、旋风跑……孩子们在奔跑和配合中体验到了团队的力量,也留下了纯真的欢笑。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实践队员们还参观了五河博物馆,回顾当地历史、民俗和文化印记。读史以明志,行远以致知。用脚步丈量过往,用实践点亮远方。
7月11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靖带队赴双忠庙中心小学,实地走访看望体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开展情况。胡靖把思政课堂搬到社会实践一线,用脚步丈量教育初心,使队员们受益匪浅。
闭营这天,孩子们用一场汇报演出为这段时光画上句点:武术、球类展示、“钱杆舞”等轮番登场。家长们在台下微笑注视,掌声是对孩子们和队员们最大的肯定。
一声声“谢谢”和“再见”,一张张孩子们亲手画的卡片,成了队员们行囊里最珍贵的纪念。离开的是身影,留在心里的,是这段简单却温暖的盛夏。